[00:00.00]宣城见杜鹃花
[00:04.17](唐)李白
[00:08.57]蜀国曾闻子规鸟,
[00:13.07]宣城还见杜鹃花。
[00:18.40]一叫一回肠一断,
[00:22.22]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
阅读 221
收藏 0
[00:00.00]宣城见杜鹃花
[00:04.17](唐)李白
[00:08.57]蜀国曾闻子规鸟,
[00:13.07]宣城还见杜鹃花。
[00:18.40]一叫一回肠一断,
[00:22.22]三春三月忆三巴。
白话译文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
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
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注释
1. 宣城: 【宣城】今属安徽。
2. 蜀国: 【蜀国】指四川。
3. 子规鸟: 【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4. 杜鹃花: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5. 三春: 【三春】指春季。
6. 三巴: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名师鉴赏
【背景介绍】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按照裴斐《李白年谱简编》的说法,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春,时李白在宣城郡。而薛天纬认为此诗作于李白流放遇赦归来之后。按他的说法,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李白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归来后,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诗人写下此诗。
【作品导读】
此诗感物起兴。前二句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视听并置,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后二句分别承接前二句,一句三顿,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故乡之念。全诗通篇对仗,结构上前呼后应,浑然一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尤其是后二句,“一”与“三”三次反复,按理在近体诗中是禁忌的,但诗人却写得神韵天然,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