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渔家傲·秋思

阅读 66

收藏 0

[00:00.00]渔家傲·秋思

[00:03.43]范仲淹

  [00:00.0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1[00:10.2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

  [00:00.0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00:09.3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

白话译文

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全然不同,大雁向衡阳飞去,一点留恋的意思都没有。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的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饮一杯浊酒也压不住对远隔万里家乡的思念,边患不平就无法谈起还乡的归期。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战士落下眼泪。

字词注释

1. “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延州所在区域,是军事重镇,并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的不同风光。“衡阳雁”说的是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2. “孤城闭”写出对西夏严峻的军事形势,展示出一幅充满肃杀气氛的战地风光图,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 这里正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4. 白发添,热泪泣都是因思乡而起,可见思乡之切。这里运用了互文手法。

注释

1. 塞下: 【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2. 衡阳雁去: 【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北方飞往南方。相传秋天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3. 边声: 【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4. 角: 【角】军中号角。

5. 千嶂: 【千嶂】崇山峻岭。

6. 长烟落日: 【长烟落日】形容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色。唐代诗人王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7. 燕然: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8. 勒: 【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9. 归无计: 【归无计】还乡是无从谈起的。

10. 羌管: 【羌管】羌笛。

11. 霜满地: 【霜满地】寒霜满地,比喻夜深寒重。

12. 寐: 【寐】睡觉。

13. 征夫: 【征夫】战士。

名师鉴赏

【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其词则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作品导读】

《渔家做·秋思》,“渔家傲”,词牌名。

《渔家做·秋思》是范仲淹在担任陕西经略副使期间所作。这时,西夏屡犯宋境,范仲淹成功地遏制住了西夏的侵扰。1041年,范仲淹创作了《渔家傲》数首,叙述边防将士的劳苦,都以“塞下秋来”为起句,今仅存这一首。这首词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