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阅读 81

收藏 0

[00:00.00]渔家傲

[00:01.90]李清照

  [00:00.00]天接云涛连晓雾,1星河欲转千帆舞。2[00:05.94]仿佛梦魂归帝所,[00:08.8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3

  [00:00.00]我报路长嗟日暮,4学诗谩有惊人句。5[00:06.32]九万里风鹏正举。6[00:09.50]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白话译文

漫天云涛汹涌翻滚,晨雾弥漫飘移,银河流转(天快亮了),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到天帝的住所。听到天帝说的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里去。

我回答天帝说: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学作诗,徒然有惊人的妙句。大鹏鸟正乘风飞向九万里的高空。风啊!千万不要停息,把蓬草一样轻的小船吹往三座神山。

字词注释

1.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2. “转”、“舞”两字,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3. 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4. “报”字与上片的“问”字,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5. “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6. “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注释

1. 星河欲转: 【星河欲转】银河流转(天快亮了)。星河,银河。

2. 帆: 【帆】船,这里喻指星星。

3. 帝所: 【帝所】天帝住的地方。

4. 天语: 【天语】天帝说的话。

5. 殷勤: 【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6. 报: 【报】报告,回答。

7. 路长: 【路长】和下文的“日暮”是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

8. 嗟: 【嗟】叹息。

9. 谩: 【谩(màn)】徒然。

10. 九万里风鹏正举: 【九万里风鹏正举】大鹏鸟正乘风飞向九万里的高空。鹏,传说中的一种大鸟。《庄子·逍遥游》说,北方大海中有一种鱼,其名为鲲(kūn),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乘旋风从海面起飞,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然后飞往南海。举,举翼,向上飞。

11. 休: 【休】不要。

12. 蓬舟吹取三山去: 【蓬舟吹取三山去】把蓬草一样轻的小船吹往三座神山。三山,古代传说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名师鉴赏

【作家作品】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早期创作的词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创作的词蕴含着沉痛的国家兴衰之感,通过个人坎坷遭遇,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动乱,现实意义较强。有《漱玉词》《李清照集》传世。

【作品导读】

《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首词是记梦之作。

李清照的词风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词风豪迈奔放,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别具一格的杰作。词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