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云十洲

关注

阅读 55

2021-08-10

                                    一、诗词部分 

(一)黄鹤楼(崔颢)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中,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白云千载空悠悠。(远景)

 3、《黄鹤楼》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烟波江上使人愁。

 5、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唐代诗人崔颢在其《黄鹤楼》中通过著名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尽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缠绵无尽的乡愁。

     7、诗中使用了叠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江上美景,这繁荣之景也反衬出诗人内心清冷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崔颢《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描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象优美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使至塞上(王维)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使至塞上》一诗中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表达了作者激愤抑郁的情感)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出汉塞,归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使至塞上》一诗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表达了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

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看到的最迷人的景象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一幅花儿渐放,草儿初长的早春花草图。

10、《钱塘湖春行》以“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将初春充满生机活力的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

(四)《饮酒(其五)》(陶渊明)

1、陶渊明在《饮酒》中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心远地自偏。

2、陶渊明的《饮酒》中写出了人之闲逸自在、山之肃穆高远,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6、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饮酒(其五)》.在陶渊明《饮酒》组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中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

8、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0、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五)《春望》(杜甫)

1、杜甫的《春望》中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更短,浑欲不胜

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45岁的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丛生,《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即是这种情形,令诗人心生伤感。

10、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描写乐景来反衬诗人悲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六)《雁门太守行》(李贺)

1、《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甲光向日金鳞开。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七)赤壁  (杜牧)

1、《赤壁》中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折沉沙铁未,自将磨洗认前朝。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八)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1、李清照在《渔家傲》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我报路长日暮,学诗有惊人句。

3、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疾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语文之花竟相开。  

6、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不能施展的句子是:我报路长日暮,学诗有惊人句。

8、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语句“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

9、《渔家傲》中,“我恨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两句表达了词人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空有才华却遭遇不幸的苦闷。

(九)浣溪沙  (晏殊)

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4、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7、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 

 8、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9、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10、晏殊《浣溪沙》中把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1、晏殊《浣溪沙》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之意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文言文部分

(十)《三峡》(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陵,沿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风,不以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十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答谢中书书》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9、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自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十二)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十三)与朱元思书(吴均)

1、高度概括山水特点的句子(全文之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6、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谷忘。                                                                           

8、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 本文的主旨句(作者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可以净化心灵,正如《与朱元思书》中所说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十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的主旨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寡助之至,亲戚之。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强调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

   6、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是不足恃的句子是: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十五)《富贵不能淫》(孟子)

1.《富贵不能淫》的中心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的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文中体现“大道之行,为公天下”思想,与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才能做到真正的大丈夫。

5.作者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入世后的处世原则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孟子认为大丈夫的做法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一怒而诸侯,安居而天下

8.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十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练,其中思想上要“苦其心志”,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在行动生活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4、作者所摆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5、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十七)《愚公移山》(《列子》)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山北之塞,出入之也。   

 2、愚公移山的目标,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4、愚公移山的方式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妻有遗男,始,跳往助之。     

6、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愚公自信能移走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甚矣,汝之不!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9、智叟嘲笑愚公的理由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0、愚公评价智叟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1、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说明愚公驳倒智叟的一句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12、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帝感其诚。


 

文体:记叙文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