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人物心理活动

下界星

关注

阅读 98

2021-12-20


    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为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写他在“想什么”,从而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思想感情和品质性格。写心理活动时要注意:
    1.写人物心理要符合人物生活实际和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让人读后觉得可信。
    2.写人物心理活动要为中心思想服务,不可游离内容,想人非非,凭空乱想。
    3.人物心理活动往往通过行动、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心理活动描写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为写心理而写心理,应与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的描写结合起来写,才能把人物写活。
    4.用第一人称写时,可写自己的内心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怎么想的,你怎么会知道呢?有不少小同学好犯这种毛病,这样会让人感到不合情理,不符实际。
    我们写心理活动常用三种方法:
    (1)通过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情思,表达感情和愿望。
    (2)用所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露自己心迹,抒发感情。
    (3)对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实际客观的描述。
    如下面这几段心理描写:
    例:
    “同志,请把没票的小孩带出去,不然要罚款的!”
    我机警地扭头一看,糟糕!执勤的叔叔正背朝着我,站在不远的地方,电筒光照到一位带孩子的观众身上。如果他一转身……怎么办?我急中生智,连忙从妈妈的膝上缩下去,蹲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装成系鞋带的样子。妈妈也明白了我的意图,马上将身子向前,趴在前面的椅背上,形成一个“防空洞”。但我在“洞”里,却像热锅上的蚂蚁,担心它会被“炸塌”。直到妈妈说“没事了”,我才如释重负地抬起头,直起腰,向四周望望,那狼狈的样子肯定不亚于一只刚出洞的小老鼠。
    影片在继续放映着,执勤的叔叔像是故意与我作对似的,总是冷不防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只得故技重演……人们不时地哄笑着,是在笑阿混,还是在笑我呢?
    难熬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电影散场了,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还在谈论着影片中有趣的镜头。然而我却低垂着头,无精打采,目光时时落在那似乎永远也系不住的鞋带上……
    这段心理描写非常精彩,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是很难写出来的。特别是把没票看电影的心理和动作紧密结合起来写,惟妙惟肖,真实可信。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