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阅读 72

2021-08-27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很多我们如今理解的汉字意义,在甲骨文的形状中便能有所体会。


“鱼”字在甲骨文里是象形,如同简笔画。


“车”字的象形要复杂一些,但也是古代车辆的真实写照。 


 “安”字,是一个会意字,一个女人坐在屋顶下边,也就是家中,即为“安”的意思。


下边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逐”字,是象形加会意,左边上面这部分是一头猪的象形,底下是个脚丫子。右边这个字也是一样,上面这部分是一头鹿,底下也是个脚丫子。古人在那时候在做会意字的时候有具体所指,也就是要表明我追的是一头鹿还是一头猪。


甲骨文里还常见一个“鼓”字,它的变化形状有多种,其中中间的圆或方形是皮鼓,最下边是鼓座,上边是鼓的装饰,最右边的两个“鼓”字,其右侧是表示人手拿鼓槌敲鼓。

  

下面是去年清华大学陈楠教授设计的“甲骨文表情包”系列中的“鼓”字,看了这个,对甲骨文的“鼓”字,就更容易理解了。

 


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等书法要旨,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因此,甲骨文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甲骨文的发现,让老外对中华古代文明服气

钱穆先生曾经在新亚书院讲述《中国通史》,他说到,外国人特别注重古物证。如埃及文化的古文字,为法国人研究所认识,因而说出埃及历史;同样有人研究巴比伦之楔形文字,亦因此而推知其巴比伦历史。外国人见了殷墟文字后,才开始重视中国的古文化历史。

他总结时这样说:“总之,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甚至罗马、希腊亦比不上我们。胡适说:'中国的大学历史很短,北京大学只有四十年。外国大学已有六百年。'但我国汉武帝时,亦有大学。而二百五十年前的耶鲁大学,只有五十本书。试想一想,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本书?英、美、法怎么同我们比啊!”

作者:大珊老师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