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拓展阅读

阅读 301

2021-08-30

有趣的汉字

阅读天地一.汉字字谜

字谜(打一字)

一块地,四方方,

十字路在中央。

(田)

一只狗,两个口,

谁遇它,谁发愁。

(哭)

早晨大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

(旦)

笔上难写心上情

(心,情字的青没写,剩下的就是心了)

伸手到树上摘果子。

(采)

千连田土土连田

(重)

二人力大顶破天

(夫)

和尚口里吐泥巴

(堂)

                   

独生子。

(兀)

你我各一半。

(伐)

空心树。

(村)

物谜

身子细长一条虫,

天天躲在泥土中,

没手没脚爱劳动,

钻来钻去把土松。

(蚯蚓)

两个大瓦片,

合成小房间,

无风自有香起来,

甜甜美美谁里边。

(蚌)

             

方池之内有圆塘,        

塘内有水清又凉,        

黑牛下去洗个澡,        

满塘清水变黑浆。        

(砚台)   

圆圆兄弟一般高,        

一前一后比赛跑,        

其实相差仅一步,         

就是总也追不到。         

(自行车)

肚子圆圆两张口,

一张吞食一张呕,

水泥沙石吞满肚,

吐出泥浆造高楼。

(搅拌机)

            

一种线,看不见,

能照相,能测天,

烤食品,烤油漆,

理疗治病都可以。

(红外线)

中间是火山,

四边是大海,

海里食物多,

熟了捞上来。

(火锅)

五月枝头开白花,

六角六棱六丫杈,       

小胖娃娃抱珍珠,      

浓浓烈烈令人夸。

  (栀子花)

一枝花有十几朵,        

一朵一朵往上开,       

素洁如玉不争艳,       

夜幕来临香飘来。        

(夜来香) 

一间屋子真稀罕,

不用水泥不用砖,

哪儿扎营哪儿盖,

今天住了明天搬。

(营帐)

像龙不是龙,          

卧在厅山中,          

古代防敌人,          

现在迎宾朋。          

(长城) 

字谜(打四字)

福字旁边一口田,

女子说话口相连。

十人都在田中过,

三人母子又团圆。        

 (福如东海)

三人同日去看花,

百友原来是一家。

禾田旁边一堆火,

文字叉里俩朵花。 

(春夏秋冬)

阅读天地二.汉字歇后语

矮子坐高凳——上下够不着

大胖子推磨——杜撰(肚转)

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黄鼠狼吊孝——装蒜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耗子啃皮球——客(嗑)气

老鼠打洞——自找门道

骆驼的脖子,鸵鸟的脚——各有所长

扁担上睡觉——想得宽

吃冰块拉冰块——没化

打着鸭子上架——难啊

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

绿豆里找红豆——难得,得之不易

灯油的漏斗儿——没底儿

板上钉钉子——稳扎稳打

笔筒里看天——眼光狭窄

踩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

没毛的刷子——有板有眼

街上卖笛——自吹

十里高山观景——站得高,看得远

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

一天下了三场雨——少晴

打肿脸——充胖子

一脚登上泰山——蹦得高 

布袋里兜菱角——尖的出头 

石板上炒豆子——熟了就蹦 

演员化妆——涂脂抹

虾子得意——爱蹦 

聋子的耳朵——摆样子 

飞机上弹琵琶——高调 

公鸡飞到屋顶上——唱高调 

麻雀子下鹅蛋——讲大话

鼓上安电扇——吹牛皮

阅读天地三.汉字对联

异字同音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异字同音。上联:「无」、「巫」同音。下联:「何」、「河」同音。)

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

(异字同音。上联:「 鸡」同音,「盗稻」同音,「童筒」同音。下联:「暑鼠」同音,「凉梁」同音,「客咳」同音。)

回文倒顺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处处飞花飞处处,

潺潺碧水碧潺潺,

(回文倒顺。)

 

郎中王若俪,

俪若王中郎。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回文倒顺。)

谐音双关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谐音双关。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下联:「明月」怀念明代。)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谐音双关。上联:「丝」谐「私」。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谐音双关。上联:荷「何」,藕「偶」。下联:杏「幸」,梅「媒」。)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谐音双关。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其它综合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年难过 年难过 年年难过,

事必成 事必成 事事必成

(一九二一年冬,陈毅同志在法国因为闹学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国,过春节时给自己家里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这副对联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陈毅忧国忧民和对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心。)

读书好,种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儒林外史》)

几双勤俭手,                              

三栋吉祥房。

   

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画里新居。

                          

新厦落成增秀气,

华堂安就进财源。

酿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东南西北人。

万家灯火依山堞,

百转滩声绕石楼。

楼高但任鸟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祥云捧日,天天吉利,

瑞气盈门,处处盛昌。

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乾隆)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晓岚)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楹联丛话》载,郑板桥辞官归田后,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啸村者至,送来一联,观之出句,云:三绝诗书画。板桥曰:“此难对。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属对,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称为绝对。吾辈且共思之。”限对上后就食,久而未能,再启下联,曰: 

一官归去来。咸叹其妙。 

唐玄肃二宗时,有诗人郑虔,诗书画皆工,时称“郑虔三绝”。 

上联以郑板桥比郑虔者。又东晋陶潜,于彭泽令上挂冠归隐,作《归去来辞》,下联又以郑板桥比陶潜。两比皆为暗誉,且皆确。)

笑傲江湖,

游戏人间。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人轻担重轻担重,(挑夫)

脚短路长短走长。(周渔璜)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儒林外史》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金圣叹)

 

阅读天地四.汉字故事与笑话

小问题:文章中南斯拉夫学生从哪几个方面对比了“钱”和“情”?

故事.“钱”与“情”

有一位南斯拉夫学生说:“中国字,太棒了。”他发现了“钱”与“情”字的奥秘,他说:“中国人感情多么丰富,光和心有关的字,就200多。其中的字拆开看,特有意思!比如‘憔悴’就是心‘焦’了,心‘快死’了;比如‘慎’,心里认真一点,就谨慎了,心里一解放,不认真了,就变成松懈的‘懈’了;再比如憧憬的‘憧’,童心就充满希望,老了希望就少了。关于‘钱’的门道就更多了,‘钱’字拆开看,是‘金’和‘戋’的组合。‘戋’,字典解释:少,细微。从字义上看,‘钱’,就是少量的金属,‘钱’属于金属世界,冷冰冰,硬梆梆!情属于心的世界,又热又软。‘钱’是无生命的,‘情’是有生命的。”他又解释:“世界的精彩也在这里:‘钱’和‘情’虽然处于两极世界,可是,这两个字在监狱里却变成一个世界。监狱的犯人大多因为这两个字,而走到了一个共同的空间。有生命的人创造了无生命的东西,又主宰了有生命的人。这是人的可悲!”

小问题:秀才是如何骂贪官的?

故事.拆字骂贪官

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某县有一个名叫李儒卿的官员,为人贪婪,鱼肉百姓,心狠手辣,人称“李剥皮”。老百姓对他敢怒而不敢言,但是有个不怕事的秀才,却用李儒卿的名字,作了一副字谜联,联语是这样写的: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上联的意思,“本非正人”,就是“偏人”也就是单人旁;“装作雷公模样”取其“雨”字;“却少三分面目”即“面字少三”,是“而”字;合起来正是“儒”字。

下联,“绝无一点良心”是“良字少一点”即“艮”字,“惯开私卯”是“卯开”,即将“卯”字分开,中间放入“艮”字,组成“卿”字。

此联不仅是两个绝妙的拆字谜,而且含义深刻,讥刺贪官嘴脸入木三分。寓贪官名字于谜语之中,既有趣又解恨,因此此联在当地流传很广。

小问题:崇祯皇帝测完字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故事.汉字别解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见李自成造反,社稷难保,心里很是苦戚。一日,他隐姓埋名,找到一测字先生测字,想从中讨个吉利,以求安慰。他先给了个“友”字,不想测字先生说:“这该是‘反’字的出头。李自成已攻进洛阳,杀了当今皇上的叔叔,意味着造反者已出了头啊!”崇祯心中一震,连说错了错了,该是“有”字,测字先生说:“不好,不好!”“怎么不好?”“‘有’字由一缺捺的‘大’和一‘月’组成,这不是说‘大明’的天下已去掉了一半了吗?”崇祯又给一个“酉”字,测字先生拈须掐算片刻,连说坏了。“怎么坏了?”崇祯问。“‘酉’是把‘尊’字去掉首尾而成的。当今皇上至尊都说不定会去头去脚呢!”崇祯听后,面如土色,回到宫中,便病了。据说测字先生是李自成安插在京城中的耳目!

   鲁迅先生有一个笔名唐俟,将“俟”分开即“人矣”,这样,“唐俟”,即唐人矣。唐人,中国人也。他还有一个笔名叫“宴之敖”。在北京八道湾,弟媳羽太信子专横跋扈,鲁迅没有办法,只好离家另租房屋居住。后来,鲁迅便起了笔名“宴之敖”。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说:“父亲的解释是,这个‘宴’字从上向下分三段看,是:从家、从日、从女;而‘敖’字从出、从放。即是说:‘我是被家中的日本女人逐出的。’”

小问题:你能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其他汉字么?

趣谈.“贵”“贱”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汉字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璀璨最宝贵的文化,是伟大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要探究汉字中的奥妙。

一次语文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唰唰”地写了两个“贵”、“贱”字 ,要我们把这两个汉字拆开,说说它的意思。开是,同学们议论纷纷,正在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姚晟同学举起了手,他从容不迫地微笑解释道:“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意思,有些人把钱踩在脚下,视金钱为粪土,这些人就叫做‘贵’;而有些人则整天围着金钱转,视金钱为珍宝,这就叫做‘贱’。”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聪”,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上了这个字。于是大家又陷入沉思。是什么意思呢?我紧皱着眉头,嘴唇紧闭,左手托着腮帮,双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黑板。耳朵总是最聪明的吗?不对吧,哪有这样的道理。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明白,真伤脑筋!正在这时,我忽然听见老师请林慧纯同学来解释,只见她腼腆地站起来说:“只有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才会学得好!”顿时,教室里再次响起了掌声。

接着,老师又写了一个字:“趣”。这个字的难度可增加了好几分。瞧,同学们都不明白,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冥思苦想,有的……老师见同学们都答不上来,就亲自出马,来解释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边走边获取才会有乐趣。”

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很多。汉字的结构真有趣!

小问题:请你再想想还有哪些“品”字形的汉字?

趣谈.“品”字形

中国汉字数量庞大,据《新华字典》所列,共有10000多个,《汉语大字典》收录汉字56000多。这么多的汉字结构形式主要有上下、左右、里外等几种,但有一种结构比较奇特,那就是“品”字形结构,这种结构的汉字数量不多,但在组成这种汉字及表义上有一定特色,笔者在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之后,就此作了一浅探,供大家参考。

    品、晶、鑫、森、淼、焱、垚(yáo,山高,多用于人名)、犇(bēn同“奔”,急走,跑,紧赶,逃跑等)、聂、磊、猋(biāo)、贔(bì)、蟲(chong)、姦(jian)、驫(biao,)   

能组合成“品”字形汉字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独体字;

能做组字部件的都是一些离人们生活比较近的独体字;

能组字的一般有一些有循环的系列,如金、木、水、火、土,又如马、牛、羊等,又如口、耳等;

   表达的意思都是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这可能与国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又希望过得更好有关。但也有表现丑恶的意思的,如姦,就是奸的繁体字.

小问题:你认为“人”字和“入”字分别透露出什么了呢?

趣谈.“人”

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极为简单。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往往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很复杂;而看似复杂的事情,却很简单。比如这个人字吧,有一首歌曲这么唱过: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唱这句话或者写这句话的人的意思是作为互相支撑的人,应该团结、互助,这样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呵呵。可是,我们仔仔细细地看啊——在汉字里面,一撇一捺的字,除了人字,还有一个入字,于是按照上面的说法也完全可以说:入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问题就出来了,对吧? 

所以,我觉得,说人字的撇捺是支撑状的,没有错;但是不应该说是互相态的——明眼人很容易就能够看出,这一撇呀,在捺的支撑下,长出一截身子,正高傲地翘首得意呢!而捺呢,躬身缩头,默默地支撑着撇!这个字在传达什么信息?我觉得还真的很复杂:是在说君臣,还是在说官兵?是在说男女,还是在说其他什么什么?还真是不好说。再联系着入字想想(入字的形状是捺在撇的支撑下长出一截,而撇却躬身缩头了,呵呵),越来越复杂了,对吧?聪明的读者,你认为“人”字和“入”字分别透露出什么了呢?

小问题:你是如何记住“疑”这个字的?

趣谈.“疑”

在汉字里,疑问的疑,特别有趣。 

小时候,我一直写不对疑问的疑字。于是问爸爸,这个字怎么这么古怪?爸爸看了半天,说,哈哈,疑问的疑,这样写是很有道理的!你看看,它是由“能”、“知”、“定”三个字的一半所组成的。能而不“能”;知不全“知”;定又不“定”,疑也!

从此之后,疑问的疑,我不会写错了。

汉字趣话

由对甲说:你什么时候学会倒立了?当心脑溢血! 

西对洒说:外面下雨啦? 

正对止说:大风吹了斗笠? 

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 

王对土说:戴上帽子,小心着凉。 

土对王说:你从哪里弄来的一顶大盖帽? 

非对韭说:咱蜈蚣也会走钢丝呀 

长对张说:你以为你是后羿啊,没事整天背张弓干嘛? 

戍对戌说:我俩像双胞胎 

大对爽说:就四道题,你怎么全做错了? 

电对龟说:歪戴着帽子,扮什么酷? 

日对旦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玩滑板了? 

人对众说:被人抬着,高高在上,当心摔着。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寸步难走。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日对曰说:说句老实话,你该减肥了。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笑话.别字

古时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人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他的朋友见了就写了首打油诗开他的玩笑。诗是这样写的: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

 若使"琵琶"能结果,定教弦管尽开花。 

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在黑板上写了“现在另售”四个字。旁边一顾客说:“师傅,零售的‘零’,您写的是别字。”售货员瞪了顾客一眼说:“得了吧,当我不识字是怎么着,‘别’字还有个立刀旁儿呢!”

    掉齿两口子带着爷爷去医院看病。丈夫看到挂号单上年龄的“龄”错印成“令”了。他对医生说:“大夫,您看这个‘令’字漏掉一个‘齿’字。”大夫说:“因为我们这是老年人门诊!人老了能不掉牙吗?”

笑话.幸福的牛

一个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候,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

错写成“小时候,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幸福!”

笑话.削蹄割尾

申先生给他的朋友熊先生写信,一时疏忽,把“熊”字下边的四点给忘了写成了

“能先生”。

熊先生接到信后,跟老朋友开上了玩笑。他回信时,故意把申先生写成“由先生”

并附加了一个说明:你削掉了我的四只蹄子,我也要割掉你的尾巴!

阅读天地五.汉字典故

小问题: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体会?

东施效颦

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小问题:成语“如火如荼”中的“荼”是什么意思?

如火如荼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小问题:成语“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

解释: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小问题:下面哪些成语中的“马”是用原意?

马的典故

马勃牛溲: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马尘不及: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马齿徒增: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因以“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马到成功: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马耳东风: 

东风吹过马耳。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或互不相干。语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之二:“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马腹逃鞭: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马革裹尸: 

亦作“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于战场 

马工枚速: 

谓汉司马相如、枚皋二人为文,一工一速 

马角乌头: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於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后因以“马角乌头”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龙车水: 

犹言车水马龙 

马鹿易形: 

变易马鹿的形象。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以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马毛猬磔: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马面牛头: 

犹牛头马面 

马牛襟裾: 

穿衣服的马牛。讥人不明道理、不识礼仪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小问题:“碧血”这个词为什么用碧来形容血?

词语故事四则

有些词语,我们经常使用,却往往不明白它们的由来。其实,这些词语常常包含着十分有趣的故事。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2. 倒霉 

  为什么说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吉利的情况,就叫“倒霉”呢?原来封建时代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考试录取很难,如果录取了,就在门前立旗杆一根;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楣”本是门上的横木,这里指高杆。“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3. 碧血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了。 

    为什么称“碧血”而不叫其他什么血呢?原来有个出典:春秋时有个叫苌(cháng)弘的人,在诸侯内乱中被放归蜀地,后被剖腹而死。当地人被他的正气所感动,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后血化成碧玉,这才用“碧血”指称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的。 

  4. 春晖 

  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为什么用春晖比喻慈母的爱子之情呢? 

  原来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的诗,写的是慈母一针针一线线辛苦缝纫,制成衣服,让儿子穿上远离家乡。明晨就要远行了,母亲深夜还在密密缝缀,唯恐衣服不结实,怕久久在外的儿子经不起穿着。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只像寸草那样柔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后来,人们就用“春晖”比喻母亲的恩情了。

 小问题:什么是“花鸟字”?你可以在什么场合见到?

汉字对民俗的影响

在汉字的影响下,中国许多民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 

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着密切关系。旧时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人射虎,谜面深奥谜格复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谜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合体字: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合体字如“招财进宝”、“双喜”等。 

谐音字:中国人喜欢利用汉字的同音特点用谐音字取吉祥之意,比如蝙蝠的“蝠”谐音为幸福的“福”,走兽的“兽”谐音为长寿的“寿”。 

九九消寒图: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俗在每年数九的季节写下“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字,用繁体书写,这九个字每字九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根据天气为一个笔画填充颜色,到数九结束完成一幅九九消寒图。

花鸟字:一些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 在国内,只有在春节庙会中,和一些节日集会中才可以看到。花鸟字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成为一种街头艺术。早期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庙会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 

合体字“好学孔孟”。    

小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牛鸟网鸡鱼”的成语?

牛鸟网鸡鱼

牛,这是个象形字,像人正面观察牛的形状。这里的牛形只是勾画出了牛的头部。这表明部分象形字在造字方法上是以局部分形象来代表整体事物的。这种用部分来代替全体的方法,是造字中常用的方式。牛是一种普通的家畜,“牛”字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如耕牛、牛奶等。成语中有“牛鬼蛇神”。

鸟,这是个象形字,像鸟直立的形状。“鸟”的本义即是泛指飞禽,如飞鸟、鸟巢、鸟语花香等。唐诗中唐诗中有“云开孤鸟出,浪起白欧沉”的诗,诗中的“鸟”字,就是只飞禽。成语中有“鸟尽弓藏”,由于弓箭是用来射鸟用的,鸟没有来,自然就把弓箭收藏起来了。这句成语是用来比喻事业成功之后,有功之臣往往被害的情况。

网,这是个象形字。像用绳线结成的网形状,这是古人用作捕鱼打猎的器具,“网”字正像张网之形。“网”字的本义解释为网具。如渔网、结网、收网、网罗、网中之鱼。古代捕猎,人们往往在西面设置网具,使被围捕的禽兽难以逃脱。 “网”字也用来指称网状类的物品或事物。如体育项目中有“网球”的运动项目。其他如网线袋、蜘蛛网、铁丝网以及通讯网、法网、交通网等等,都是类似网具类的物品或纵横交错的事物。

鸡,这是个形声字。繁体字字形左边是“奚”字,用作声符;右边是“鸟”字,用作形符。鸡是家禽的一种,最早的鸡也是飞鸟的一种。“鸡”是一种普通的家禽,如雄鸡、鸡冠、鸡粥、斗鸡,成语中鸡鸣狗盗、鸡犬不宁、闻鸡起舞等。

鱼,这是个象形字,像从正面观察鱼的形状:上部的鱼头和下部的鱼尾。“鱼”指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如带鱼、黄鱼、鱼片、鱼苗、鱼肝油等。“鱼”也是个部首字,凡从鱼字偏旁的字,大多与水生动物有关,如鲢、鲥、鲨、鲸、鲫、鳗等。人们用“鱼龙混杂”的成语来比喻不同品质的人混杂在一起。“鱼目混珠”来比喻以假乱真。

小问题:“缶”是什么东西?

"窑"字的来历

搞陶瓷的人应该说都见过煅烧陶瓷制品的一种设备——窑。远在五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把制好的土坯放在窑中,用火进行煅烧。为什么要用"窑"字来代表这种煅烧陶瓷制品的设备呢?从窑字本身结构来看,不管是繁写的"窯"字,还是简写的"窑"字,都有两个共同的部分,却上面的"穴"字和下面的"缶"字。"穴"是山洞,这好理解,那么"缶"是什么东西呢?

谈到"缶",倒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约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相会,名为促进两国友好,实则想要挟赵王,赵王知道秦王诡计多端,担心秦国暗算故借故不去,但谋臣蔺相如与大将廉颇等考虑再三,却主张赵王赴会为上,如果不去,反而被秦国笑话,灭了自己的威风。赵王认为二位大臣说得有理,决定应约去渑池会见秦王,并命令蔺相如同行,大将廉颇在边境上布置重兵,以防不测。宴会上,秦王盛气凌人,并假装酒醉,旁敲侧击,戏弄赵王,说道:"寡人听说赵王善于弹瑟(一种古代弦乐器),今日盛会,请赵王弹一曲助兴"。赵王不敢不依,勉强弹了一曲。哪知,赵王正中圈套,秦国的史官赶快把这位事记载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此情景,非常气愤,上前对秦王说道:"赵王听说秦王很会击缶,今日胜会,也请大王击缶助兴。"秦王不肯,厉色拒绝,蔺相如再次相请,说道:"大王如果一定不依,在这五步之内,我愿意以颈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左右立即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面不改色,大声喝斥,众人吓得口瞪目呆,空气异常紧张,秦王为了解除眼前的危机,迫不得已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立即命令赵国的史官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里秦王所击的缶,就是窑字里面的缶,它是古代的一种陶器,用来盛酒的。春秋战国时候曾经拿它当作乐器。我国的文字最早是象形文字,"窑"字形成这样的结构,有它一定的依据。这使我们从某一个侧面考证到,最原始的窑炉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直到后来的龙窑,阶级窑,甚至今天的倒焰窑,隧道窑,也都有一个"洞穴",这就是烧成室,在里面焙烧各种制品,它是用各种耐火材料砌筑的;里面焙烧的制品不是古老的简单的"缶",而是各式各样的精致的陶瓷制品。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最原始的窑炉比以上所说的"窑"要早得多,那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窑。解放后,考古工作者曾在黄河中游的西安半坡村发现古老的仰韶文化窑址。陶窑的形制大致可分为竖穴窑和横穴窑两种。那种原始的陶窑只能烧一件大的陶器,一般器物则可同时烧四、五件。到龙山文化时期,制陶术因陶窑结构的改进而提高,窑室容积逐渐增大。

《天工开物》称烧窑系利用"火气又循级透上"之势。《尚书洪范篇》谓火有炎燥之性,同时又有向上之性。按前者属于"传热"范畴,后者属于"流体力学"范畴。古代陶瓷器的焙烧与陶瓷窑的结构则是具体应用以上两种性质。这也是古代窑的科学依据。

喜字的传说

人们办喜事,总爱在门窗上贴个大红双喜字,渲染气氛,这一习俗,传说与王安石有关。

王安石二十岁那年上京赶考,途中在马家镇歇息。饭后在街上闲步,偶然看见马员外家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一句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但没有下联,显然是等人对出。王安石看了之后,拍手道:“好对!”这话被马家老家院听到了,立即进去告诉员外,等员外闻讯出来,王安石已经奔赴考场了。

王安石在考试中因交了头卷而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便传他面试。考官指着庭前的飞虎旗出对说: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相对,考官见他对得又快又工,赞叹不已。

考试完毕,王安石回家途中又经过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就信步走到马员外家门前,被老家院认出,带他去谒见员外。员外一见,就拿出笔砚,请他对出下联。王安石信手写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马员外见对得好,立刻将自己的女儿许以婚配。并择日在马府完婚。原来,走马灯的对子是马小姐为选婿而出的。

成婚那天,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马员外大喜,重开酒宴。王安石喜不自胜,不免三分醉意,在红纸上挥笔写了个双喜字贴在门上,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从此,双喜字便流传开来,直到今天还被人们广泛使用着。

小问题:最早的“清真”是与什么相关的?

“清真”二字的来历

在我国北方,时常可见沿街的饭馆、副食店门前挂着“清真”字样的蓝地白字招牌。那么,“清真”是什么意思呢?

汉语中的“清真”一词,从我国南北朝时期开始应用。但在其后八百多年的时间里,“清真”只是文人用来赞美人物或环境。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就有“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的名句。唐宋以后,“清真”一词就与宗教逐渐挂上钩。明代中期至清初,中国伊斯兰教徒在其典籍中沿用了“清真”二字,并赋予新意。王岱舆著的<<清真大学>>、马文炳译著的《清真指南》等,都以“清净无杂”,“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解释伊斯兰教及其所崇奉的真主。于是“清真”二字就逐渐成了伊斯兰教的专用名词,如伊斯兰教也称为“清真教”,其寺院称为“清真寺”,其食品称为“清真食品”……,现在,“清真”一词在日常情况下已脱离了与宗教的关系,仅成为社会上一般流行的用语了。

小问题:文章中“才”与“材”的不同有哪些?

“才”与“材” 

才,本来是指人的才能、能力,主要指人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这种有“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几个方面: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办事干练、学识丰富、技艺高超,因而称这种人才分很高。如《草船借箭》中的“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的“才”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其他如“才能”“才略”“全才”“多才多艺”中的“才”也是这个意思。 

“材”本义是木料,是指其长短粗细都够一定标准,可供建造房屋、制作器具等的直木,而不是一般的木头。如《林海》中的“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中的“材”就是这个意思。另引申其他可用来制造成品的东西或资料也称“材”,如:“钢材”“器材”“教材”“素材”等等。总之,必须具备可供使用条件的才被称为“材”。以此比人,则对于具备了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须的天赋、素质的人也叫“材”,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则为不成材。但为什么有时有些地方“人才”也作“人材”呢?这是因为“材”字本来也包括有才能、才干的意思,因此,当“材”字用作“才能、才干”的意思时,可以和“才”字通用,“人才”或“人材”都可以当“有才学、有特长的人”讲。

“材”字只能作名词,“才”字除作名词外,还可作副词,表示刚刚发生或对比起来较少、较低等意思。同学们在以后注意它们的细微差别,就一定会使用得正确、得体。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