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群文阅读

阅读 113

2021-08-16

中国皮影戏       易 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07年第2期 有删改)

           窗花

我怀念窑洞和窑洞里的生活。而尤其不能令我忘怀的,是窑洞的窗格上烂漫的窗花。窗花来源于剪纸,而剪纸据说是一种民间艺术,但朴实的村姑从未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也从未有过艺术家的荣耀与自豪。

今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全部在冬天灿烂。这当然与农闲相关,但农闲不是根本的原因。冬天是无花的季节。冬季的花如雪莲、腊梅等,在渭北的土塬上根本看不到;唯一的自然之花,就是时不时飘舞的雪花。那时环境还未遭受污染,雪下得特别频繁,动不动就是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夏天少雨,而冬天多雪。窗花渲染着冬雪,可以驱走人们心灵上的干旱,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希冀,给寒冷的乡民带来生命的暖意,给寂寞单调的生活带来色彩和趣味。

窑洞的窗子一般都制作成木格状,上面粘一层白纸。狂风一吹,纸就瑟瑟颤栗,发出蚊蝇般鸣叫的声音。久而久之,纸就扯开一个口子,口子越扯越大,进而纸就变得褴褛不堪。因此,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往窗格上贴纸只是冬天的事,其余的季节,窗格都空空洞洞的。冬天一到,寒流席卷而来,这时就会看到,家家户户所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从供销社花五分钱,买回一张洁白的大纸,然后和了面浆,再然后就是粘窗纸。而少女和少妇们最忙碌的,她们摊开五颜六色的纸片,手持一把小剪刀,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土炕上,开始剪窗花。她们把窗花看得很神圣。谁窗花剪得好,全村人都会跑来观赏,并会得到无休无止的赞扬;而谁的窗花剪得差,人们会看不起她,她心不灵手不巧,严重点儿,她嫁人都有些困难。许多媒人说媒,怀里就揣着姑娘剪的窗花,到了男方家里,先把窗花拿出来。

每个冬季来临的时候,村子里都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剪窗花比赛。没有组织者,没有加油助威的锣鼓,但并不影响比赛的认真和严肃。于是在村子里走一圈,就会看到所有的窗子都五彩缤纷,生机盎然。黄土是单调的,而窗花却在这单调之中,注入了另外的灵魂。

窗花的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植物,一是动物。人自然归属于动物之列。在无花的日子里,花朵却在窗格上恣肆。如果古人描绘它,会用花闹窗棂几个字。的确,束束花朵不但神韵俱备,而且形态上都挺夸张。牡丹有点胖,菊花有点瘦,玫瑰妻妾成群,郁金香携儿带女意味深长的是,窗花更多的与吃相关,映现着农民们对食物的渴望。麦穗特别肥大,玉米棒籽粒圆满,苹果鲜红耀眼,桃子鲜嫩欲滴。也许人们太需要这些东西了。

但现实生活中他们难以得到,于是只有把梦想编织在窗纸上。的确,我曾亲眼目睹过有的幼儿想吃窗纸上的苹果而不能时哇哇啼哭的景象;我也看到过邻家大爷饿得卧床不起凝望窗花时木呆的眼神。窗花,显示着村姑的手艺,也在诠释着庄稼人的梦想。(节选自《散文》)

中国民间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也是期望幸福美好的思想寄托。它的题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大众化、民俗化特点,以淳朴活泼的表现手法传达出百姓生活的信息。其题材选取包罗万象,眼里看到、 手中做到、 心中想到的都可以剪成寓意丰富、 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在看似不相干、 不合理的形象中,其实包含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普通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剪纸是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统一。民间剪纸是以 “生产、 生活、 生命” 为主要的题材内容,通过艺术手段呈现意象之美。如 《麻姑献寿》《福禄寿》 等表达对生命的热爱,祝福健康长寿的意象主题; 《金玉满堂》《五谷丰登》 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祈愿生活富足的意象主题。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剪纸同样不例外。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作品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完整圆满的效果,寓美好之意于艺术形象中,将意象共同构成优美的意境,使观者不仅直观地看到作品本身表现的完美形态,而且能体会画面之外的意象之美。如 《春江花月夜》 这幅剪纸作品中,画面描绘了人们荡舟江面的美景并引发联想: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春江两岸层峦叠嶂,花枝异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人们驾着轻舟在江中漫游,是何等的诗情画意。优秀的剪纸作品是融意境与形象于一体的,不仅有形的意境之美,而且蕴含着无形的生动意蕴。民间剪纸通常采用谐音表意、 指事会意等手法,通过类比、 联想、 象征、 隐喻等手段创造形象,表达美好的愿望和渴求,引起观者的共鸣。谐音表意是通过画面中形象的读音所产生的谐音来表达美好祝福的意图。如 “鸡” 与 “吉” 谐音,构成了 “室上大吉” , “蝠”与 “福” 谐音,蝙蝠的形象就成了福运的象征, “鹿”与 “禄” 谐音,与蝙蝠、 灵芝共同组成的图案叫作 “福禄寿” 。指事会意是指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某些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赋予这些形象以吉祥的意味,即是采用隐喻的手法体现美好的追求。如龟鹤、 灵芝等象征长寿,鸳鸯象征爱情。人们看到这些形象就会联想到它们所代表的美好寓意,这种含蓄优美的表达方式,使民间剪纸的意象更加丰富多彩。

民间剪纸在造型手法上,物象的表现追求圆满、 完美的内在本质。如民间艺人遵循互不遮挡的法则,在表现人物或动物形象时,无论正面还是侧面,都尽可能地将手脚、五官齐全地呈现于画面,这样就出现了“面面观” 的现象,民间艺术中是忌讳出现半张脸的,认为不完整不美观。植物花草的表现同样是这样。这些以象征观念、 幻想创造为基础,运用剪影的艺术形式,实际形象进行概括夸张处理,并装饰以各种花纹纹饰,使之超越了客体对象,看似造型随意,实际上蕴含了广大民间艺术家们深厚的情感和艺术创新精神,作品本身呈现出完美和谐的艺术效果。

山西民间剪纸——流淌在刀尖上的舞蹈 

①民间剪纸是山西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一把小小的剪刀,上下翻飞,运转灵活,将人类美好的情思、才华和心愿都刻在一张张雪白的宣纸上。山西民间剪纸艺术,被誉为流淌在刀尖上的舞蹈。

 ②山西人将“剪纸”称为“铰花花”。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墙上的为“墙花”,挂在院门上的称“门签”,贴在神龛上的曰“神幔”。

③山西民间剪纸作品创作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紧密相连,伴随着丰富的民俗事象,装点着老百姓多彩的生活。春节时,剪纸把窗户、白墙映衬得红彤彤的。屋里屋外,院内门外,春意盎然,气象万千;二月二,家家门上贴龙,祈求龙王降雨;端午节兴贴“虎除五毒”的剪纸。戏曲人物、草虫鱼兽等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美不胜收,深为群众喜爱。

④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剪纸能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构成极具寓意的艺术画面。如“龙凤呈祥”象征婚姻的美满与神圣;“柿子和如意”表示四时如意、平安幸福;“鱼和鸡”,暗喻“吉庆有余”;而虎可能和中华民族对虎图腾与虎宇宙观的崇拜有关;肥猪身上的装饰花纹,用一群小猪组成,以比喻“多子”;新媳妇怀里抱娃娃,表示“得子”等等。在剪纸艺术天地里,民间的能工巧手尽可以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描绘出理想的世界,以形传神,表达这一份巧意、一份新意和一份美意。

⑤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粗犷豪放、简练淳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大同中仍有小异。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含有汉代石刻艺术所具有的质朴、粗犷、雄浑、博大之气;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且具有粗中见细、拙中藏巧的特点;雁北的广灵、灵丘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关内之隽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格。其中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

⑥剪纸能延续迄今,固然不能排斥传统的生活习俗,也不能忽视剪纸的作者是农村广大劳动妇女这一人的因素。这些民间艺术家是生活美的创造者又是表现者,最懂得人民的愿望和审美习惯。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一张张鲜红的剪纸、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⑦山西民间剪纸这朵山花,深深扎根在民间,扎根在晋文化、晋风情的土壤中,连着民族传统的根脉,连着民俗风情的经纬,连着三晋大地人民的爱美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散发着艺术的芬芳。

    

侗族大歌——千年绝美如天籁     吴练勋

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它以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这是数百年谦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

说起侗族大歌的形式,有一个美丽传说。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那些声音有高有低,此起披伏。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形成了。

大歌通常在节日里又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演唱时,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础上运用向上的支声方法进行变唱,一个人的变唱较为自由,旋律容易清洗。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底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

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高音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作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选自《柳州日报》,有改动)

文体:说明文
来源:(共5608字,阅读时间15分钟)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