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研读】雨夜惊魂

阅读 36

2021-08-26

作者:陈健  译

①周末之夜,吉姆叫上好友雷德,驱车前往郊外的一家新酒吧。进了酒吧,两个好朋友一杯深、一杯浅的,直喝得面红耳赤,酩酊大醉。②午夜时分,他们俩从酒吧里走了出来,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雨。没有月亮,没有星光,他们只好艰难地踩着泥泞的小路,踉踉跄跄地走到车前,好不容易坐了进去,将车发动,朝回家的方向开去……③没过一会儿,他们听到一阵敲击车窗的声音,雷德扭头一看,在车窗外,浮现了一张老人的脸!“哦,天哪!”雷德大叫一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④吉姆也被吓了一跳,连忙朝车速表上看了一眼,上面明明指着时速60公里,难道是鬼?⑤吉姆大声对同伴叫道:“雷德,快,打开车窗,问他想干什么?”⑥雷德打开车窗,问:“老……老……老先生,你……有什么事?”⑦那个老人声音低沉地说:“可以给我一支烟吗?”⑧雷德连忙递上一支烟,老人道声“谢”后就离开了,雷德迅速将车窗关上,吉姆心领神会,狠踩了一下油门,想要快点将那位老人甩掉,车速表的指针一下子跳到了90。

⑨可没过两分钟,他们又听到那可怕的敲窗声,还是那位老人!⑩雷德再一次打开车窗。还没等到他开口,那位老人便问:“可以再跟你们借个火吗?”⑾雷德颤巍巍地把自己的打火机丢给了老人,关上车窗,声嘶力竭地对吉姆叫道:“快!再快一点!”吉姆一脚将油门踩到了底。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就在他们惊魂未定的时候,那位老人的脸又一次出现在车窗外!

⑿雷德打开车窗,哭丧着脸,问:“老先生,你到底想怎么样?” ⒀那位老人神情和蔼地说:“非常感谢你们给我烟和火,我想问一下,你们的车在深泥坑里空跑了半天,需要我帮一下忙吗?”

 【写作借鉴】

    这篇故事,题目就够引人关注的,惊悚?悬疑?鬼狐?反正要看下去。此文给写作许多启发,最重要的是技巧在编写故事中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周末之夜”;人物“吉姆、雷德”;地点:“郊外的一家新酒吧”;起因:“酩酊大醉”。伏笔:“郊外的新酒吧”,暗示环境不好——与后边“泥泞”有关。

②具体时间:“午夜时分”;条件:“下起了雨、没有月亮,没有星光,泥泞的小路”。伏笔:“没有月亮,没有星光,泥泞的小路”,酩酊大醉之下看不见路况。开端“朝回家的方向开去”。

③发生:“开了一会儿,他们听到一阵敲击车窗的声音”;意外:“车窗外,浮现了一张老人的脸”,效果:令读者惊悚,车开着,怎么会有一张老人的脸?战战兢兢想一探究竟。

④强化惊悚场面:“时速60公里,难道是鬼?”;“难道是鬼?”顺着读者的思路深入引导,细一想哪有鬼——误导读者。是鬼,你不信吧。接着看——

⑤发展:“问他想干什么?”,效果:不是鬼,但是吓人。悬念:人怎么在60迈速度的车窗外?

⑥发展:和鬼对话。结结巴巴的说话你会想到主人被吓的程度,不会去想这是醉酒后的正常反应。

⑦发展:老人要烟。鬼会说话,却没有侵犯性。伏笔:要一支烟。⑧承上启下,第一环节结束,开启第二环节——“车速表的指针一下子跳到了90”。效果:甩开了鬼。

⑨时间推移:“没过两分钟”;高潮:那位老人又来敲窗!效果:90迈的车速,难道真是鬼?基本确定了读者的认识。

⑩出人意外,老人“借火”。联系前文“要烟”,读者不禁失笑。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不一起要,前边有伏笔,“急忙关窗踩油门”。

⑾最高潮:“油门踩到了底。可是就在他们惊魂未定的时候,那位老人的脸又一次出现在车窗外!”效果:这时你在想——要了烟,借了火,还会干什么?

⑿向结局过渡:“你到底想怎么样?”读者也在猜疑。

⒀结局: “车在深泥坑里空跑了半天”。作用:揭开谜底。效果:读者放松,长舒一口气后,笑了。这时你会醒悟:这是大醉后在深泥塘里的一场虚惊。

故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回想起来却没什么事,就是雨夜开车回家,陷在泥塘里。条件交代得十分充足,效果就在作者保留了一个条件:车在泥塘里。

写故事,不用发愁没有材料,就是身边的小事,我们稍稍讲究一点技巧,就会写出惊心动魄的故事来。这篇故事的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好学好用吧!


文体:其他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