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链接】《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 47

2021-08-16

【中考链接】

4、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避秦时乱 )                                    

5、写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 

 无人问津: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答: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8、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9、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

    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