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拓展阅读1

在昔

关注

阅读 76

2021-09-01

文言文简介

文言文是上古至秦的口头语言。也是当时的书面语言。也就是说上古至秦,口头语和书面语是一样的,并没有分离。但是秦以后,在民间,兴起了以北方语言为主的古白话文。从此,口头语与书面语分离,文言文只存在于书面语中,成为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象征,变成了只有少数人才能看懂的语言。而民间的古白话文,从唐宋开始才由民间艺人用来记载各种说唱故事,以及曲艺唱词等。明清的小说,是古白话文运用的成熟阶段,也是现代白话文产生的基础。而文言文一直没有任何的改变,经过千百年时空转变,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现代华文社会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而文言文仍然受到相当的重视,文言文对白话文仍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在仍有许多人喜爱在写作白话文时引用典故、诗、词,以及华人社会普遍使用的对联。而对于有志学习中国文学的人,文言文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篇幅短小,行文简练,语言简洁,典雅,文字优美。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到晋宋的名士的生活和言行。全书共一千多则。

《世说新语》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有较高参考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在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许多故事被后来的戏曲、小说作者所取材,引用,有些故事成为著名的典故。它的故事短小,文笔简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为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

《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记载当地口语和俗语,表现人物性格。笔法简约,给人以美的感受。

重要篇目:《陈太丘与友期》、《索解人不可得》、《恨不使朝士见》、《雅人深致》等。  

阅读天地一

小问题:在这个小故事中,曹植是怎样表现出聪明机智的?

七步诗的故事

在三国时期,曹操有三个儿子,曹丕是第一个,曹植是第三个,也是最聪明的一个。曹操曾说过:“如果天下的文才共一石,曹植自己占八斗,我和曹丕占一斗,剩下一斗,由天下人分去吧!”

曹操去世以后,平庸的大儿子曹丕继承了王位,但他很嫉恨曹植,生怕有朝一日弟弟会凭借智慧与他争夺王位,于是,总是想方设法地要置曹植于死地。

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道:“我总听人们说你才思敏捷,但我却没有面试过你,现在,限你走七步,就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不能,我就要用严酷的刑法来处置你!”曹植无奈之下,只好一边踱步,一边思索,他对哥哥毫不怜惜手足之情而感到伤悲,没走出七步,一首痛斥自相残杀的好诗便脱口而出: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斧下然,豆在斧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听完了弟弟的《七步诗》之后,曹丕无言以对,显然也为诗中的寓意所深深感动,对自己不顾兄弟情谊的行为感到惭愧,于是放弃了杀害弟弟的念头。

小问题:孔融是怎样用语言战胜大官的?

孔融奇辩胜大官

孔融在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洛阳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叫李元礼,官至司隶校尉(相当于太守)。因为他多才多艺,道德高尚,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要才华出众的社会名流和他家的亲戚,守门人才给通报。孔融几次央求父亲带他去见见李元礼,父亲生怕他不懂事,得罪人家,所以不肯答应。

这一天,孔融瞒着父亲一个人来到李家的门口,冲着守门人行了个礼,脆生生地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让我进去。”

守门人见他长得模样乖巧,知情识礼,是个书香人家子弟,就进去通报李元礼。孔融被请进客厅,李元礼觉得他面生,就问道:“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呀?”

孔融答道:“说来话长,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李聃,春秋时代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者)有师生关系,因此我和您自应是老世交了。”

见这个孩子这么从容不迫、能说会道,在座的宾客没有不感到惊奇的。李元礼更是赞叹不已:“好口才,真是个神童啊!”这时,看门人通报:大中大夫陈韪到。陈韪大摇大摆来到客厅,听见大家正在赞扬一个不知名的孩子,就好奇地问是怎么回事。人们把孔融的话告诉他,陈韪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不一定有什么出息。”

大家都觉得他说话很粗鲁,但又不好回驳他。堂上一阵沉默。孔融不慌不忙地回敬陈韪说:“我想,陈大人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伶俐的吧。”陈韪想:这不是用我的话来治我吗?——说我小时候聪明,不就是说我现在是个没出息的笨蛋吗?不由得脸色通红。

大家见这位大官竟败在一个小孩手里,心中不由得暗笑起来。

小问题:雨来面对鬼子时,用什么办法护送八路军的?

雨来巧护送八路军 

八路军叔叔在雨来和妈妈的精心照料下,身体恢复得挺快,没几天就要去找部队。可村子的周围都有鬼子的岗哨,很难出村,怎么办呢?突然,雨来脑子一转,想出一个送八路军叔叔出村的好办法:让八路军叔叔把爸爸的羊皮袄翻过来披在身上,夹在羊群中出村。八路军叔叔想了想说:“这办法可以。”没有别的办法了,就决定采取雨来的办法。

这一天天还没亮,八路军叔叔拄着一根木棍,把羊皮袄翻穿在身上,走进羊群猫了猫腰,嘿,还真看不出来。天要亮了,街上还没什么人。雨来赶着羊群到了村外。村外点着一堆堆的火,鬼子们在放哨,都抱着枪,耷拉着脑袋,有的睡着了,有的头一点一点儿在打盹。雨来心想,他们睡着了好,赶紧走。可能是天太早,羊儿们都不愿意走。雨来用鞭子赶着,羊儿们还是摆着尾巴慢吞吞的,半天挪不了一步。坏了,羊群从火堆旁边过,羊儿们被吓得跑过来,都躲着火堆跑。雨来用鞭子使劲抽了两下,一只羊被打疼了,咩咩地叫起来。打盹的鬼子们被惊醒了,一个鬼子端着枪喝道:“什么的干活?”“放羊的!”雨来用鞭子指着羊群答道。“什么的放羊,不准!快回去!”这可怎么办,雨来急死了。 雨来想了想,地主于大肚子在城里当了团总,为日本效劳。就用鞭子指了指地主家的门说:“这羊是于团总家的,于团总!”“什么的,团总,回去!”鬼子不知道什么团总,还是不准走。雨来假装哭了起来,嘴里嚷着:“于大奶奶非叫我出来放羊,她说见了皇军的翻译官一提于团总就行!”翻译官问道:“你说羊是于团总家的,哪儿写着哪?”“你打听打听,除了于团总家,谁家有这么多羊?”翻译官跟鬼子兵咕哝了几句日本话,鬼子一挥手,翻译官说道:“滚吧!小兔崽子!”

雨来挥起鞭子便抽了一下,羊群撒开四只蹄子奔跑起来,八路军伤员安全地出了村。

小问题:徐童的语言巧在哪里?

徐童巧言保大树

东汉末年,南昌有个姓徐的儿童,十一岁,聪明伶俐,善于辩驳,大人们很喜欢带他玩。

一次,有个叫郭林宗的老先生邀请徐童到他家作客。徐童刚踏进他的庭院,见老先生正叫一些人砍院中的一棵大槐树。徐童说:“郭伯伯,你瞧这树长着圆形的枝盖,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像一把巨大的华盖,夏日遮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它显得那样生气勃勃,得天独厚的样子,多么可爱啊!您却要除掉它,这不是太可惜、太残忍了吗?”

郭林宗老先生摇头晃脑地说:“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中说:‘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个‘困’字吗?谁愿在困境之中生活呢?”

徐童觉得老先生的话实在太可笑了,就也一本正经地说:“先生,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书中说:‘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房屋当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您想,人在口中,不是一个‘囚’字吗?谁愿囚禁在牢房之中呢?所以说如果因为‘困’字不吉利,就要把庭院中的树木锯掉,那么‘囚’字就更不吉利了,房屋中也就不能住啦!”

郭林宗哈哈大笑起来,连连摆手,叫大家不要砍树了。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