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资源】《春夜洛城闻笛》教材分析

阅读 34

2021-08-15

教材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知人论世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又因“蜀道难”之故,入乡绝非易事,故而李白写了很多的思乡诗,比如最为今人所传唱的《静夜思》即是。这里不妨再举一首,以见李白思乡之情切。《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大约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春天,当时李白客居洛阳城,夜里听到笛吹《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写下这首诗。

文本解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整体上看,这句照应题目中的“春夜”二字。白天人声喧闹,即使有人吹笛,也不容易听得分明;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笛声才才显得特别清澈。一个“暗”字,也暗含了暗夜笼罩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本句是一个疑问句,因为声音来源不确定,便觉更加耐人寻味,与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有异曲同工之妙。

散入春风满洛城。这样的句子平常而又伟大,不是天才诗人道不出。为什么呢?声音本来是无形的,既不能“散入春风”,也不能“满洛城”。可是我们读了之后,感觉就是声音在春风里弥散,缭绕在洛城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种神妙的通感。读者只觉得自然亲切,却没意识到惟有李白才能有这种既超越常情,又合乎常情的想象。

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是抒发离愁别绪,如《凉州词》之“羌笛何须怨杨柳”。故而“闻折柳”而起乡思,则是水到渠成的触景生情。除此之外,“折杨柳”还照应着诗题中的“春”字,无形中又渲染了一种春天的气息,这便与那种“古道西风瘦马”的秋思又有不同。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能不动思乡之情呢?这个反问句问得无理,意谓人人皆起故园情。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洛城本地人应该是不必的,但李白偏偏就这么说。这就是李白,这就是诗。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云:“妙在‘何人不起’四字,写得万方同感,百倍自伤。”可谓深得太白用心。写至此处,李白戛然止笔,而读者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备用材料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

高棅《批点唐诗正声》:唐人作闻笛诗每有韵致,如太白散逸潇洒者不复见。

胡应麟《诗薮》:太白七言绝,如“杨花落尽子规啼”、“朝辞白帝彩云间”、“谁家玉笛暗飞声”、“天门中断楚江开”等作,读之真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贺监谓为谪仙,良不虚也。

参考译文

                                        谁家的玉笛,暗夜里飞扬着悠扬的曲声,

                                        笛声散进春风里,弥满了洛阳城。

                                        今天晚上听到这只《折杨柳》的曲子,

                                        谁能不生起思念故园的感情。


文体:诗歌

精彩评论(0)

0 0 举报